发布日期:2023-04-23 04:30:54 点击次数:
而一位叫盐野米松的日本作家,连续十多年走访中国各地,探究中国手工艺的渊源以及对当代日本手工艺的传承,回国后整理出版了《中国的手艺人》。在书中他写道:“如果寻根求源,日本这些手工的业种和技术,包括思考问题的方法很多来自中国。我们之间虽然有过一段不幸的历史,但是中国永远是我们文化的根源所在。”
当“中国手艺”渐成“绝唱”,让作为无形文化遗产承传至今的传统工艺“活下去”、“动起来”,在中国呼声高涨,并风生水起。
2015年,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启动非遗传承人群“研培计划”,以非遗中覆盖面最广、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,以提高传承能力为抓手,委托高校等相关单位开展研修、研习和培训。作为“研培计划”首批试点单位之一,清华大学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,开办两期研修班,整合全院11个系的一流师资开设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交流、融合课程。
3月27日,“研培计划”试点成果汇报展在春意盎然的水木清华拉开帷幕,从十月金秋到三月春暖,历经一季寒冬的洗礼,41名学员初尝收获,140套、300余件传统工艺精品亮相。作为媒体跨界美术圈的一名传统文化研究者,我应邀观展,心得点滴撷拾。
展览分清华纪念品区、经典作品和创新作品陈列区、生活情景区三部分展示,展陈方式丰富多彩。仿若见到茅盾笔下穿蓝印花布的林家女儿,撑着碧竹兰伞,长街曲巷娉婷而至;现场体验纸簾打捞纸浆、制作宣纸心手合一的过程;聆听精美的银壶回响出一锤一錾敲击岁月的声音……展厅里,缂丝、织锦、刺绣、年画、剪纸、漆艺、陶瓷、金工等传统工艺门类,曾活在文学作品、历史画卷和我童年的记忆中,在这里重被唤起;如同被连根拔起的植物,此刻又回到它们生长的土地,焕发出新的生机:普通服装因有了刺绣,便生出灿烂姿态;瓷器餐具上饰以剪纸纹样,两种传统工艺之间碰撞出新意;开封木版年画的雕版用于糕点制作,嘴边的美味多了分艺趣;布衣、布包施以传统草木染的技艺,环保原生态的时尚就此演绎……古老非遗和现代生活,道不清是谁改变了谁,一种犹如植物染料和棉布纤维间的渗透精品服装,自然而然,熨贴人的心灵,这通过心灵手巧的匠人之手所传达的,也许就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半岛彩票。
这就是清华美院活化非遗的尝试,而这样的努力自1956年建院便已开始,并形成了这所学院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。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介绍,非遗的实质是活态,仅供博物馆陈列和向游客表演的非遗是假非遗,非遗传承一定要回到日常生活。
在嵊州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吕成的作品《空·竹》中,陶器外辅以竹编,装饰美观之余,吕成告诉我,竹子干脆利落,开裂性强,富有弹性和韧性,且能编易织,坚固耐用,自人类定居生活后,便有了竹编这门手艺,是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,直到陶器的出现,竹子才从“匾制器皿”的使命中解脱出来,变得更加丰富。而现代人对于竹制工艺品,最大的用途不过是家居装饰或充当旅游纪念品。当今时代全球木材资源逐渐缺乏,竹子生长快、成材早、产量高的特点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,竹子材质坚韧、可受热弯曲等特点木材远不可比拟。所以,在清华老师的指导下,吕成有了这组竹系列作品,也增强了自信,决心让竹编重新走进千家万户,促进生态回归。
不少传统工艺品种,在进入现代后变成了墙上的艺术品,虽然无可厚非,但终究是一个遗憾。蜀绣传人肖华的新作品,显示了从墙上回归生活的可能。她有两件作品参展,一件是用两年时间精心制作的双面绣张大千侍女画,绣面平整、线迹精细,设色典雅,体现出带有文人趣味的绘画之美;另一件是现代女式披肩,费工相对较少,却反而在透明的纱巾上充分展现了双面绣的绝世之美。展品中,将刺绣运用于服装、鞋、包等日用品的尝试还有很多,在汉绣传人王子怡、陈晓琦的《晚宴包》中,黑色的包面反衬出汉绣纹样的艳丽和楚文化独特的韵味。
非遗具有文化性和艺术性,还要具有实用性,融于衣食住行中,才会走进现代生活,活下来,传下去。可以看出,这一理念已渗透大部分展品中:南通蓝印花布工艺做成床上用品、以帛画元素提炼再造而成的伞、以缂丝绣做成的灯罩等等,可谓思维一转天地宽,很多展品亲切、时尚又显品质,让人爱不释手啧啧称赞。如何理性保护非遗?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在此次论坛上发出倡议,单就保护论保护半岛彩票,那是静态的保存,保护要和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结合,让传承人在保护中受益,让民众通过保护非遗提高生活水平,才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,让保护成为活态的发展。
经历过百年来的风云变幻以及对传统文化人为的破坏,散落在民间的非遗,经历了持有者自发的创新改造。因此,应从文化的高度认识,以历史的眼光挑选,才能去除现代化进程带来的走形走样,发现非遗原本的价值与根脉。而这些并不能由专家们代劳,需要非遗传人自我的觉醒。
清华美院特意在研修环节中增加了很多互动交流环节,让传承人走上讲台、走进图书馆,以提升传承人自身的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,促进传承水平的提升。到这所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最高殿堂和国际一流大学学习,使学员们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,展厅墙上精心呈现的41位学员的研修心得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:脑洞大开,开阔了视野;创新意识、跨界融合意识显著增强;审美能力和设计生产水平显著提高。更重要的是,大家对增强非遗传承后劲、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有了充足信心。
已过不惑之年的蜀绣传人肖华告诉我,在她30岁时偶然机会结识蜀绣名师孟德芝先生,至今从艺11个年头,以前绣的都为艺术品,价格偏高,此次作为蜀绣唯一传承人参加培训,陈岸瑛老师的讲授拓展了她对艺术以及传统文化的了解,张宝华老师将传统融入丝巾设计的实践开拓了她的思路,“奥运福娃”设计师吴冠英老师的设计理念,让她对挖掘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有所思考,此次参展作品的导师王悦是国内知名服装设计师,指导她将蜀绣运用于服装、融入现代生活。
而这样的互动,不仅对于传承人,对于参与教学的清华美院的老师们也同样受益匪浅。我发现在展出的每一件作品的说明卡上,除了作品名、传承人姓名和项目名称,还标注着导师名,陈岸瑛介绍,说是导师,实际上他们和传承人建立的是平等关系,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工艺流程,向传承人学习,然后与传承人共同创作,导师作品与传承人作品相得益彰,共同向传统致敬。
在展区,我被研修班结业创作指导教师李迎军与学员们合作的时装设计《“如旧”系列》所吸引,灰色的男式棉布衬衫和T恤,衬托出缂丝、刺绣的美轮美奂。李迎军指导的5位学员分别为缂丝、潮绣、苗绣等传承人,通过与他们深入交流,实地考察技艺,他也在思考非遗在现代服装上的表现力,既要合理运用,又不能完全照搬,只有根据当代审美合理提炼,从而衍生出新的样式。第一次与国内最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一起研究、实践出作品,李迎军深感幸运,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,在新的时代语境下,传统复兴已成为新的时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