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3-07-06 06:11:33 点击次数:
高黎明是北京红都集团公司的一名高级技师,他的师傅田阿桐是、周恩来等共和国人的首席服装师。现在,给国家领导人制作服装对于他来说,已经是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一。
这是已经经过改进的中山装,不过,最早对中山装的样式进行修改的是高黎明的师傅田阿桐。
开国大典时,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城楼上集体亮相,和他身边的领导人身穿中山装的形象,引起世界瞩目。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,三十年间,中国男人,上至领袖,下至百姓,只有一种正装概念,那就是中山装。今年76岁的彭玉福老人至今保留着结婚时穿的一件中山装,这件衣服他一穿就是三十年。
在新中国成立后,女士服装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今年82岁的周五妹老人那时就将结婚时穿的旗袍剪短,变成了斜襟短衣,随后,又穿起了当时最受中国女性喜爱的列宁装。
五十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,朴素是时尚。年轻的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。当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,流行的色彩也变得丰富了,夏季是姑娘们展示裙子的季节,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,就连幼儿园的小女孩也会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布拉吉。
这是一张拍摄于1949年的照片。照片中的小女孩叫黄孟媛,当时10岁。新中国成立的那天,黄孟媛的妈妈领着她到城里照了这张照片。如今,当年的小女孩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。
黄孟媛 :这张照片是49年照的,那个时候解放了,穷人翻了身,大家都很高兴,家长就带着我到时代照相馆去照的相,穿上了新衣服。有些东西是半岛彩票跟照相馆借的,比如说我舅母的那个大衣和我舅父那个礼帽都是在照相馆借的
新中国成立之初,短衣短衫是农民的主要服饰。像大衣、礼帽这样的服装服饰老百姓家里是没有的,只有照相的时候借来穿一下。今年74岁的李天珍老人,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自己结婚时穿的一件衣服。
现在看来毫不起眼的衣服在当时就算是时髦的了。在50年代,革命的激情,心中的理想引领着人们的生活。他们工作繁忙但没有怨言,生活清苦但没有牢骚,人们至今仍然怀念50年代,50年代,那个奋斗的年代服装定制。
这是北京市商业局在1955年发放的棉布购买证,1957年改称布票。1960年,棉花大面积减产,这使得棉布很紧缺。
字版 1969年3月4日,中央就城乡居民棉布分配问题发出通知,规定按人口平均的棉布基本定量为16尺1寸。------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纪》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第一版)
按照成人的标准,做一套棉衣要20尺布票。而在农半岛彩票村,布票的发放标准为城镇人口的三分之一,最少的时候,每人一年只发三尺布票。
黄孟媛 :一个人只发三尺布,因此一个人要做一件衣服都做不上,今年你做,明年我做,做一件衣服都不够。山东老太太那时候棉袄拆了 表面给姑娘做了一件袄 里子我做了一件褂子 棉絮织成线了 .
票证年代人们讲究的是尽可能的节约,而且节约也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。今年78岁的赵菊兰老人至今保留着1968年用碎布条拼凑起来的被单。
由于一件衣服要穿很长时间,所以那时候人们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脏。蓝灰黑色成为街头流行色。
与带有补丁的衣服一样,军用服装在当时也是一种时尚的潮流。无论男孩女孩,都一身戎装,总能让人感到那种飒爽的英姿。
到了七十年代末期,一种新面料制作的服装如春风般闯进了人们的生活,那就是的确良。今年50岁的汪建国,对的确良有着抹不去的记忆。汪建国在16岁时就已经在湖北农村走街串巷为村民做衣服了,做惯了粗布衣服的他,一度将的确良视为高档服装。
如果说的确良打破了70年代的平静,那么,70年代后期出现的喇叭裤则掀起了轩然。70年代后期,喇叭裤成为这个年代最流行的服装样式。53岁的赵连臣17岁开始一直在乡村做裁缝,1978年他曾经接待过一名年轻的顾客,30多年过去了,今天,他仍然能清晰的记得那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。
喇叭裤的出现,得到了喜欢表现自我的年轻人的喜爱。但是,当年喇叭裤在街头的出现,却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和。
在电视剧《与青春有关的日子》里有这样一组镜头,警察追捕一群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,并下令用剪刀把他们的喇叭裤全部剪破了,电视剧的创作者戏剧性的还原了当时喇叭裤遭到反对的情景。
当年,随着裤腿悄悄放开的,还有人们对服装的认识,一些人开始在服装上不断地尝试新的变化,喜欢表现自我的年轻人在矛盾中在冲突中演绎着时代的风采。
70年代,的确良和喇叭裤风靡的背后,是人们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对美的追求。
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最先感受到改革开放给生活带来的变化,年轻人跳起了迪斯科戴上了太阳镜,街头流动的色彩也丰富了起来。新近上映的国产故事影片庐山恋成为当时年轻人喜爱的影片。久违的爱情故事,加上女主角所穿的43套时装,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。1984年拍摄的电影《街上流行红裙子》大受追捧,让红裙子在80年代初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。与此同时,一部叫《红衣少女》的影片一公映,立时成为时尚的标签,红衣风靡全国半岛彩票。
假领子也是当时一个颇具时代特点的产物,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,它有前襟、后片、扣子、扣眼,穿在外衣外面,足以以假乱真,美其名曰“假领子”。
1984年,当中国女排的姑娘们,在美国洛杉矶实现三连冠的时候,街上流半岛彩票行起了运动服装。运动服装还被用作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们的厂服。尽管今天看来,这些服装在面料和款式上都还不那么讲究,但在当时却是商家热销的品牌。
1987年3月,初春的季节虽然时有寒意,但爱美的姑娘们还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健美裤。八十年代,蝙蝠衫也是深受一些时髦女性追捧的时装。
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作为男士正装之一的西装开始流行起来。但那时的西服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模仿,并未达到中山装那样正式,稳重的境界。那个时代,品味和格调这一类的概念尚未出现。触目所见的是今天看来令人发笑的西装。
八十年代是一个多彩的年代,八十年代的人们开始意识到,穿衣服“出格”一些,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有必然的联系。
解说 上个世纪90年代,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已进入到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新阶段。人们的服饰在急剧的变化,穿衣打扮讲究个性和多变。就连牛仔也不再是往日的模样。缝补,破边,刮痕,甚至是大大小小的窟窿,也被人们所接受。
90年代初期,专卖店开始在服装零售行业出现,基本上都叫服装专卖,衬衣专卖。90年代中后期变成了品牌专卖店。这种专卖店不仅在城市,在农村也遍地开花。就连农村的学生们也开始纷纷追求所谓的品牌服饰,一些休闲服品牌,开始抢占农村市场。
进入新千年,似乎一切变得很快,个性化要求更加突出半岛彩票。其中,唐装一度风靡城市和乡村的大街小巷。
如今,时尚和个性化成为服装市场的主流。与此同时,越来越半岛彩票多的农村人感到自己和城市人已经没有了差别。
从1949年到2009年,共和国走过了60年。这60年,服装作为一种印记,就像是穿在人们身上的历史画卷。从单调到丰富,从灰暗到艳丽,不断演绎着人们的幸福、喜悦、和富足。